这是业内专家在28日至29日于天津召开的第六届“中国茶饮料、咖啡饮料发展研讨会”上发表的观点。
2009年中国大陆茶园面积达到了2700多万亩,稳居世界龙头地位。然而,中国茶的平均出口价格仅为每公斤2美元左右,约为印度、斯里兰卡等国家的一半,综合深加工相对落后。
有资料显示,尽管日本茶叶年产量仅为9万吨,不足中国的1/10,但茶产品的人均年消费量约为1500克,是中国的4倍。日本的茶产业链已延伸到面食、化妆品、除臭剂、茶染服装等领域。
在茶产业同样发达的中国台湾省,蕴含丰富的矿物质让“即饮茶”正在向“功能性饮料”转变,“以茶饮料代酒”的现代餐桌文化也在时下盛行。
专家认为,提高茶叶品质和安全卫生,开拓广阔的内需市场,是中国茶饮料市场的潜力所在。
市场调研显示,中国大陆消费者也开始对乌龙茶、铁观音等原味茶产生兴趣。“这是中国即饮茶市场出现的新趋势。”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所长杨乾辉说。
“来到中国大陆生活后,我个人最享受的就是喝茶。”曾在美国宝洁公司总部工作的杨乾辉告诉记者,中国茶最吸引他的恰恰是因为各地产茶的品种不同。
西湖的龙井、云南的普洱、安溪的铁观音名扬海外,中国茶具有产地鲜明的区域化特征,而把不同品种的茶当成口味来经营也是国外常见的营销模式。
“日本的三得利公司就提出‘饮茶品种因季节而异’的理念,并在广告中强调原料来自于知名的茶叶农场。”杨乾辉认为日本的模式很值得中国借鉴,“引导消费者尝试不同风味的茶,是中国各地区茶产业引领全国市场的关键所在。”
本届茶饮料、咖啡饮料发展研讨会以“健康、技术与市场的交汇”为主题,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主办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